1月28日,成都國際鐵路港、綿陽、瀘州、宜賓綜合保稅區集中封關運行暨入區項目簽約儀式以視頻連線形式在成都市、綿陽市、瀘州市、宜賓市同步舉行。省委副書記、代省長黃強在成都出席儀式并宣布啟動運行。
副省長李云澤介紹全省綜合保稅區建設發展情況。綜合保稅區作為開放型經濟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已成為我省對外貿易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近兩年,我省綜合保稅區建設發展按下“加速鍵”,目前已獲批設立成都高新、綿陽等6個綜合保稅區,數量由原來的全國第21位上升至全國第6位、中西部第1位,形成錯位發展、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2020年,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8081.9億元,規模居全國第8位,增速居全國第2位,其中出口加工區和綜合保稅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5503.8億元,具有創新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加快形成,全力推動四川由內陸腹地向開放前沿轉變。
成都海關負責人宣讀《海關總署關于成都國際鐵路港、宜賓、瀘州綜合保稅區基礎和監管設施驗收合格的復函》和《海關總署關于同意綿陽綜合保稅區驗收結果的批復》。成都市市長王鳳朝和瀘州市、宜賓市、綿陽市政府負責人在主會場匯報各地綜合保稅區建設發展情況。
隨后,入區項目簽約儀式在四地同步舉行,共選取26個項目現場簽約,總投資64.4億元,主要涉及醫療器械、新材料、電子信息等領域。
10時30分左右,黃強宣布: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綿陽綜合保稅區、瀘州綜合保稅區、宜賓綜合保稅區正式啟動運行。隨著指令下達,各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首單貨物通關。
儀式結束后,黃強赴成都國際鐵路港展示中心調研中歐班列運行發展情況,強調要堅持中高端市場定位,加強川渝協同合作共建,進一步發揮對本土產業的集成帶動作用。在青白江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黃強詳細了解冷鏈物流相關工作,強調在春節臨近貨物量增長較快形勢下,要一刻也不松懈地做好冷鏈物流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堅持疏堵結合,嚴厲打擊走私冷鏈食品等違法行為,堅決取締地下“黑冷庫”,做好貨車司機服務保障,并針對一線運行中發現的問題持續優化完善“四川天府健康通”系統。
李云澤、王鳳朝參加調研。省政府秘書長張剡主持儀式并參加調研。省級有關部門、有關市州負責人、部分入區企業代表等在主會場或分會場參加儀式。